孟母断织
《韩诗外传》〔两汉〕
孟子少时,诵,其母方织。孟子促也中止。有顷,复诵。其母知其喧也,呼而问之:“何为中止?”对曰:“有所失,复得。”其母引刀裂其织,曰:“此织断,能复续乎?”自是之后,孟子不复喧矣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孟子年少时,有一次,他在背诵诗文,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。孟子突然停了下来。过了一会儿,又开始吟诵。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忘记了,叫住了他就问:“为什么要中间停顿?”孟子回答说:“忘记了,一会儿又记起来。”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自己的织物,说:“这个织物割断了,能够再次接上去吗?”从此以后,孟子读书就专心了,不再忘记。
注释
少:年纪轻。
诵:背诵。
方:在。
促然:突然。
有顷:过了一会。
喧:通“谖”,忘记。
何为:即“为何”,为什么。
有所失:忘记,记不得。
自是
步出夏门行·土不同
曹操〔两汉〕
乡土不同,河朔隆寒。(寒 一作:冬)
流澌浮漂,舟船行难。
锥不入地,蘴藾深奥。
水竭不流,冰坚可蹈。
士隐者贫,勇侠轻非。
心常叹怨,戚戚多悲。
幸甚至哉!歌以咏志。
天地
刘彻〔两汉〕
天地并况,惟予有慕,爰熙紫坛,思求厥路。
恭承禋祀,缊豫为纷,黼绣周张,承神至尊。
千童罗舞成八溢,合好效欢虞泰一。
九歌毕奏斐然殊,鸣琴竽瑟会轩朱。
璆磬金鼓,灵其有喜,百官济济,各敬厥事。
盛牲实俎进闻膏,神奄留,临须摇。
长丽前掞光耀明,寒暑不忒况皇章。
展诗应律鋗玉鸣,函宫吐角激徵清。
发梁扬羽申以商,造兹新音永久长。
声气远条凤鸟翔,神夕奄虞盖孔享。
对牛弹琴
牟融〔两汉〕
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;伏食如故;非牛不闻;不合其耳矣。转为蚊虻之声,孤犊之鸣,即掉尾奋耳,蹀躞而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