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青水中蒲三首·其三
韩愈〔唐代〕
青青水中蒲,叶短不出水。
妇人不下堂,行子在万里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,叶子很短小不得伸出水。
妇人常年难走出堂屋外,远行的人离我有千万里。
注释
行子:出行的人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459-460
2、
王 颖.唐诗宝鉴 至爱真情卷.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2010:45-46
创作背景
这三首诗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——思妇之歌,是韩愈青年时代的作品,写于唐德宗贞元九年(793年),是为寄其妻卢氏而作。清人陈沆《诗比兴笺》说是“寄内而代为内人怀己之词。”此诗为其中第三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萧涤非 等·唐诗鉴赏辞典·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
2、
卞孝萱 张清华·韩愈集·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
简析
《青青水中蒲三首·其三》是一首五言乐府诗。诗的前两句有兴有比,用蒲草的短叶不出水,比喻思妇不能出门相随夫君;后两句的空间距离非常遥远,使得女子孤单的形象也就显现出来,而其内心的凄苦也可想而知。全诗情感深沉,一唱三叹,无一表示相思之语,而思夫之情自见。
韩愈
韩愈(768年-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一说怀州修武(今河南修武)人 ,自称“郡望昌黎(今辽宁义县)” ,世称“韩昌黎”“昌黎先生”。中国唐朝中期官员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秘书郎韩仲卿之子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,从平“淮西之乱”。直言谏迎佛骨,贬为潮州刺史。宦海沉浮,累迁吏部侍郎,人称“韩吏部”。长庆四年(824年),韩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为“文”,故称“韩文公”。元丰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郡伯,并从祀孔庙。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与柳宗元、欧阳修和苏轼并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倡导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气盛言宜”、“务去陈言”、“文从字顺”等写作理论,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。著有《韩昌黎集》等。 444篇诗文 1755条名句
早寒江上有怀
孟浩然〔唐代〕
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。
我家襄水曲,遥隔楚云端。
乡泪客中尽,孤帆天际看。(孤帆 一作:归帆)
迷津欲有问,平海夕漫漫。
轻肥
白居易〔唐代〕
意气骄满路,鞍马光照尘。
借问何为者,人称是内臣。
朱绂皆大夫,紫绶或将军。(或 一作:悉)
夸赴军中宴,走马去如云。
樽罍溢九酝,水陆罗八珍。
果擘洞庭橘,脍切天池鳞。
食饱心自若,酒酣气益振。
是岁江南旱,衢州人食人。
画鹰
杜甫〔唐代〕
素练风霜起,苍鹰画作殊。
身思狡兔,侧目似愁胡。
绦镟光堪擿,轩楹势可呼。
何当击凡鸟,毛血洒平芜。